石家庄多地调为低风险/石家庄低风险区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10月份多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在这个标准以下的要注意了
1、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背景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人社部官网公布了截至2018年9月底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部分。
2、0月起确实有四类人群收入将增加,其中部分人可能多领640元以上。在职打工人: 山东、云南等省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山东月工资分三档调至2400元、2210元、2020元,每档上涨200元,小时工资同步涨2元;云南昆明等一类地区月薪涨到2170元,小时工时薪达21元。
3、工资上调 变化内容:10月份,山西和山东两省开始上涨最低工资标准。山西省的最低工资档次从四档变为三档,全日制月工资最低标准分别为1880元、1760元和1630元,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8元、15元和12元。
4、全日制月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的1700元、1600元、1500元、1400元4档,调整为1880元、1760元、1630元3档。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8元、二类1元、三类4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18元、二类15元、三类12元。
基本工资普调标准
1、团以上干部普调1500元/月,团以下军官普调1000元/月。基层营连职军官(主官含排职)增设岗位补助,标准为600元、500元、300元(副职不享受)。排职干部工资从月人均1528元调整至1926元,涨幅398元,职级越高涨幅越大。士官与义务兵 士官普调400元/月,奖励工资从年人均1804元提升至5783元(增幅3979元)。
2、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420元调整为2540元,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成本的增长。同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由每小时24元调整为27元,保障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增资政策与补发标准2025年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基本工资增加500元,并补发6个月差额(部分省份可能延迟发放,但标准全员适用)。地区和岗位差异导致实际增幅不同,例如辽宁某市教师岗每月增资300元,补发去年7月至12月差额。
4、基本工资普调:全国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基本工资平均上调5%。高级职称人员每月增资约1000元,低年资人员(如住院医师、护士)每月增资约300元。补发时段为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自2025年1月起按新标准执行。职称与工龄并重:调整注重职称与工龄的双重因素。
5、此次调整中,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全面上调。管理岗位工资调整有层级差异,如某试点城市一级管理人员月工资从11000元提至12000元;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称人员基本工资上限突破4800元,初级职称起点工资提升至1390元;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人基本工资从1130 - 1640元调至1360 - 2010元。

2025年养老保险大变样!养老金上涨、退休年龄调整,多地政策已明确,关乎...
养老金连续第21年上涨,多地调整方案落地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涨幅为2%,多个省份已公布具体调整方案,均遵循“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原则,但细则存在差异。北京: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18元。
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根据人社部发〔2025〕38号文件,自2025年1月1日起,对2024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调整待遇,全国调整比例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025年养老金从1月1日起上调2%,约5亿名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可享受此次调整。具体内容如下:调整范围与对象此次养老金调整明确惠及约5亿名在2024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根据国家规定,今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20元。自9月起,多地启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工作。例如,山东潍坊自2025年9月起,全国基础养老金将从每月128元提升至148元,增幅达16%。这一调整直接惠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群体,有助于提升其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025年社保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变化:养老保险调整:养老金上涨,北京、上海等地已明确调整方案,如北京定额增加18元/月等;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档次拓宽,部分地区取消参保户籍限制,可线上办理。
025年养老金新规主要涉及延迟退休、弹性退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变化。延迟退休: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男性原60岁退休,每4个月延迟1个月,2039年统一到63岁;女干部原55岁退休,每4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到58岁;女工人原50岁退休,每2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到55岁。
“今年春节能不能回家过年?”多地通知已发,结果来了!
1、今年春节能否回家过年需视具体地区疫情防控政策而定,目前多地已发布“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倡议,但未完全禁止返乡,需提前报备并配合防疫要求。
2、综上所述,今年春节能否回家过年,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当地政策来做出决定。如果符合返乡条件并做好了充分的防护准备,那么回家过年是可以的。但如果不符合返乡条件或存在较大的疫情传播风险,则建议就地过节,以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过年,都要以安全和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
3、综上所述,多地发布通知倡导就地过年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广泛报道。关于春节能否回家过年的问题,从目前疫情形势来看,大部分地区仍允许民众回家团聚。但无论身在何处,防疫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电费要涨?多地允许电价上浮,专家:必须深化改革,否则拉闸限电不是最后...
专家认为,电价随着电煤等成本上涨进行合理上浮,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电煤等成本下跌时,电价是否会进行下调。因此,除了设置电价上涨机制之外,也需要制定合理的电价下调制度。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其中明确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这一改革举措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旨在建立起“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月30日,广东省发改委也宣布,自10月1日开始拉大峰谷电价差,尖峰电价在峰谷分时电价的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但是,居民用电和工业、商业用电不能一概而论,居民用电更涉及民生,直接反映生活成本,相对比较敏感,它的价格不会有明显的上涨的。
上海,湖南等多地允许电价浮动上涨,这里所允许的电价是煤炭发电所产生的电,也就是所谓的煤电。这个东西最近这些日子的成本确实是在不断上升,允许上涨的幅度普遍是限定在10%以内。
本着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目标,我预计每一次的电费涨价都不会很高,肯定在企业和老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实际上,这一次拉闸限电运动的背后,虽然有一系列能源供应结构的矛盾,但长痛不如短痛,如果政策引导得当,这一次或许是我们倒逼国内工业企业改革以及能源供应结构调整的最好时机。
多地拉闸限电,未必是对出海企业的一种不利。这一观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析。首先,从直接原因来看,拉闸限电主要是由于电厂压力过大,煤炭价格飙升所致。煤炭作为火电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从五月份以来大幅上涨,导致电厂运营成本急剧增加。
发表评论